莱芜市整县推进光伏房屋承载报告
屋面太阳能光伏板荷载安全检测鉴定项目实例分析:
1、计算参数
现业主准备在屋面加设光伏太阳能设备,根据业主的要求,综合现场检测的实际结构情况对该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计算。
经检测,现场屋面做法为:(1)深蓝色彩钢夹芯板;(2)保温棉;(3)斜卷边Z形檩条。
验算荷载取值:恒载:0.3 kN/m2。
变更前活载:0.5 kN/m2(验算檩条);0.3 kN/m2(验算刚架)
变更后活载:0.83 kN/m2(验算檩条);0.63 kN/m2(验算刚架)
吊车荷载:5t(③~⑦轴每跨一台,)
基本风压:0.55kN/m2,地面粗糙度为B类
基本雪压:0.20kN/m2
不考虑地震作用
材料强度:主体钢结构按Q235;檩条、支撑按Q235。
2、门式刚架承载力验算
本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计算程序PKPM(V3.1版)系列软件STS模块对典型刚架(1-7/E轴)按实测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进行建模,并对该厂房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。计算模型见附图4。
(1)原结构荷载验算
验算结果表明,厂房原结构荷载作用下,钢柱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、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均小于1,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,GZ2、GZ6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大于1,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;钢梁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、平面内稳定应力比、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均小于1,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。GZ2平面外稳定长细比不满足规范要求,其余各构件长细比均满足规范要求。验算结果参见附图5。
(2)屋面增加光伏板荷载验算
厂房在屋面增加光伏板荷载作用下,钢柱GZ3、GZ4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、平面内稳定应力比、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小于1,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;GZ1、GZ2、GZ7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大于1;GZ2、GZ7平面内长细比不满足计算要求;GZ2、GZ5、GZ6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大于1,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;GZ2平面外长细比不满足计算要求。钢梁平面内稳定应力比、平面外稳定应力比、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均大于1,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。
光伏屋顶发展的建议
(1)在我国目前光伏屋顶采用独立式发电的比较多,这是非常不利于光伏屋顶的发展的。为了促使我国光伏屋顶大力发展,必须大力推进光伏屋顶的并网发电。在没有解决关于并网发电的政策以前,大力推进光伏屋顶并网发电具有一定难度。就目前情况来看,再生能源尚不具备与常规能源价格抗衡的能力,今后要大力推进光伏屋顶计划采用并网发电系统,这样较科学投资效益较好,具有强操作性可持续性。目前只有实施“上网电价法”。所谓上网电价是指发电企业与购电方进行上网电能结算的价格,而科学制定上网电价较是凸显得十分重要。对于如何科学制定上网电价现给出如下几点建议。
①对上网电价区别对待。我国日照资源丰富,但地域辽阔,在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也是长短不一,受其影响我国各地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也各有不同,并且东西部地区的建设成本差别同样存在差异。在制定上网电价时应考虑地区日照差异,并根据不同地区资源条件的差别合理制定上网电价。
②对上网电价实行逐年递减。
③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的电价补贴基金。
④依法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,保证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落实。
(2)制定行业统一标准。要使光伏屋顶在我国得到全范围的推广、稳健的发展,就必须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。制定并确立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、制定相应的**机制,是光伏屋顶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的强力后盾。
(3)加大宣传力度,扩大社会影响力,提高人们对光伏屋顶的认识度,以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。要采取多种
形式,大力宣传发展光伏屋顶的优越性,并且宣传国家对发展光伏屋顶的方针和优惠政策,有计划地组织从事
光伏屋顶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,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光伏屋顶科普宜传教育活动,奖励在发展光伏屋顶事业
光伏承重安全性评估的主要依据:
1、《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》(GBJ68-84)
2、《建筑结构度设计统一标准》(GB50068-2001)
3、《工程结构度设计统一标准》(GB50153-2008)
4、《工业建筑性鉴定标准》(GB50144-2008)
5、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(GB50009-2012)
6、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-2010)
7、《建筑抗震鉴定标准》(GB50023-2009)
8、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(GB50017-2003)